时间:2020-07-27  编辑:王中艺

实验艺术的形式特征与教学实践

周 庆

[内容摘要]实验艺术以观念表达作为创作的主导,从观念性的主题意象转换为形式生成的多种路径,形式转换过程汇聚了语言表述、感知体验、文化解读、材料媒介等诸多因素,其实验性特征和交叉性知识的构成运用包含了更具内涵的文化维度和社会现实语境。实验艺术教学以跨学科、综合性的课题内容和强调观念性与过程性的教学方法,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跨界融合,探索构建更有活力的教学新模式。

[关 键 词]实验艺术 主题 方法 教学 

“实验艺术”这个词最初来源于贡布里希对20世纪各类新艺术实践的命名。在他看来,新艺术与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在世界观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而20世纪的艺术实践也正如他命名的那样,历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蓬勃发展的无数流派嬗变为当代更加纷繁多样的形式演绎,早已突破传统的架上绘画和雕塑范畴,其实验性形式如同一个可以消解自身的玻璃体,充满了交叉变幻的可能性。从拼接挪用的现成品装置到参数化的新技术建造,从散播意义的互文性写作到玩世不恭的游戏表演,从令人沉浸的交互式拟像到娱乐性感的时尚事件,艺术家们通过图形、图像、文本、身体、声音、行为、数据等媒介,将一系列观念性主题以立体装置、动态影像、行为表演、互动媒体、网络艺术等样式呈现,显示出实验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度多元化。借助于各种新媒介材料与技巧方法持续涌现的条件,实验艺术家们不断拓展创作的边界,作品形态的观念性、综合性特征使得实验艺术日益构建起新的时代内涵。

一、观念性的反形式逻辑

实验艺术的创作核心是以某种观念作为形式主导,观念来自艺术家对具体社会生活的潜心研究和动态总结,他们利用语言、概念、符号和视觉形式的多种手法,精心安排展示空间以及戏剧性的过程来进行某种观念的表达,追求观念意识、作品形式与意义表达之间的逻辑性关联。创作表现的过程往往就是作品形态本身,具有可收集性和可保留性。作为形式主导的观念主题,有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学、时间与空间、民族与宗教、社会与政治、性别与身体等,往往既是作品形态生成与形式转换的线索,也蕴含着艺术家本人对媒介材料的设计策略,同时也揭示了实验艺术创作日趋个性化研究的形式特征:多元、交叉、模糊、反向、游戏、数字化等。

观念性的艺术创作方式更加注重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逻辑性,作品形态的生成意味着作品在从某种观念的抽象语境推导转换为相应的视觉形式,意味着对作品意义表达的追索与实现。这种观念性作品形态的生成消解了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形式范畴,不是以再现或表现性的艺术形式进行主题描述,而首先是以一种“反形式”的姿态去除既有形式规则的束缚,实现以更加开放的创作方式进行观念表达的目标。形态生成的过程强调互动性与参与性,作品能够被重新书写与多义解读,作品形态可以处于不断更新的意义表达,作品的意义能够更好地处于持续性散播之中。传统平面性的、静态的架上绘画和雕塑失去了观念解读的多样性和强烈的视觉感受性,被更加多元互动式的装置、影像、表演所取代。这种超越传统艺术形式的“反形式”逻辑,既代表创作主体对某种观念认知持续更新的不同阶段,也包含着视觉形式转换中各形式要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实验艺术作品摒弃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手法,在观念主题的表达中不息变动,对于艺术家而言往往会形成多元的风格面貌。蔡国强的艺术主题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社会问题、城市景观等,作品的形式表现手法因此大为不同。他以火药爆破为媒介方式进行的实验性作品,过程惊心动魄,在展现材料实验性特点的同时,显现出中国传统山水画主题意境,引发了对绘画本体属性的思考。其创作行为与过程本身成为艺术表现的最大意义,实际上形成了从作品到作者、从作者到读者的二次转换。以现成品嫁接、挪用和身体表演而形成的特定行为演绎,在表达艺术家本人强烈观点的同时,也体现出实验艺术形式作为符号象征与文化事件的艺术感染力。

达明·赫斯特围绕着生与死的观念主题表达,用颠覆以往经典形象的艺术处理方式,直接将海洋生物、动物标本等“非主流”形象剖切分解放置在相邻的甲醛玻璃箱里,隐喻生命、异端、死亡、反叛、断裂、毁灭的主题形式,其视觉效果寻求在陌生与震惊中突破传统艺术范畴。他用钻石镶嵌装饰骷髅头的系列作品,给观者以某种异样的灵性体验,作品形态仿佛具有潜在的生命感。他将彩色蝴蝶标本组合成连续性华美图案的作品,混搭有金属刀片等异质元素,作品元素之间的极端差异性暗示着生命的有限性与复杂性。 新媒体艺术是实验艺术中最具技术特征的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虚拟性和互动性的新媒体实验,追求更为直接、更有沉浸感的视听体验效果,为主题意义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另类的选择。作为新媒体艺术先锋的珍妮特·卡迪夫,作品中音频和视频装置综合性媒介的场域特性,使参与者融入特定的环境氛围,沉浸在虚拟语境关系的体验之中,观看的过程表现为一次充满智慧想象和丰富内涵的梦境之旅,具有精神内涵的符号性价值。

孟禄丁作品中的“圆形”意味着“空”和“无”的观念主题,笔触的圆形运动痕迹意味着循环反复,形成的色彩肌理消解了画面符号形象的意义,最大限度地将绘画形式转换为绘画行为本身的呈现。这些实验艺术家的作品创作过程,排除了预设的形式结构与创作手法限制,颠覆了将作品形式规则程式化和固定化的做法,代之以作品主题和视觉逻辑上的形式指代关系,在进行多元主题创意表达的同时,追求一种非物质的观念存在。

二、综合性的媒介方法

实验艺术在观念表达的形式转换中,追求将一切主体认知的观念性因素进行视觉形态转化的多样性创造,增加了最终形式生成的不确定性,创作过程由此具有的实验性特征显著体现在媒介实验环节。作为艺术创作中使用的物质载体,媒介在视觉意义上具有视觉体验与真实材料之间的差异性,它既可以反映材料本体的真实性,也可以通过材质或肌理改变材料的视觉感受,显示出媒介自身丰富的表现力。在多元的媒介实验中,艺术创作的主题意象与形态、色彩、结构等形式要素的关联性需要反复调整,主题意义的解读才能愈加明确,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才能愈加强烈。如此一来,作品形态生成的实验性过程远比最终形态结果更有创造性价值。于是,在视觉艺术的形式谱系中,绘画与涂鸦、声音与行为、现成品与创造物、影像与表演、高雅与艳俗、媒体与娱乐等,到处都是媒介实验的交叉性与综合性方法,以及装置、图像、行为、影像、多媒体等一系列实验性的形式游戏。 装置艺术通过对现成物品的重新建构,赋予了其新生的视觉语义,表现手法通常为集合、置换、叠加、错位、分割、变形等,并以隐喻、反讽和多重解码的方式表现现成品所蕴含的观念意象和材料语言。装置艺术在实验艺术的系谱中居于绝对统治地位,形式蔚为大观。

杰夫·昆斯的装置作品类似于系列化的产品,作品中的原形象与新材料、原比例与新尺度、原语境与新语义的强烈反差,使得作品表象上的挪用、置换、混搭等艺术形式与暗含的隐喻、反讽的商业社会现实形成的不协调感和视觉冲击所引发的社会争议恰恰诠释了实验艺术新的功能作用。与昆斯的产品化装置不同,瑞查尔·怀特瑞德的作品类似于概念性建筑体,她的媒介材料多使用混凝土和工业原料,塑造颇具体量感的装置形态。我们朝夕相处的城市和建筑“负空间”再现为可触摸的混凝土实体,那些表面有各种痕迹和肌理质感的楼梯、套间等“负形”实体,充满了回忆、纪念的形式意味和情感的力量。

萨拉·施的特定场域装置作品取材于轻质的日用现成品,不同尺度的物件经过改造整合、分解错置、四处伸展、缠绕堆叠,常常穿透墙壁,从天花板到地面,形成了网络化的结构形态,彻底颠覆了物件原有的属性,转而成为具有神秘感的空间转换装置。装置中数量巨大的物件往往象征着日常生活的各种印记,在精心构造的线性轨迹中展现着生长与消逝、组织与解构、杂乱与秩序的动态过程。

行为艺术通过身体与表演动作,有着偶发性与实验性的特征,兼容表演、音乐、舞蹈、装置、计算机媒介等形式,演绎出各种手法相互交织的综合艺术形态。阿布拉莫维奇以身体作为形式媒介,探索身体与心理的承受极限、两性关系、宗教与政治、民族地域文化等主题,其行为表演的实验性与叙事性往往直击心灵。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具有不可预知的结果,解读动态的行为过程成为观看的一部分。观众的参与和多重解读诠释了作品形式的内在信息,从而完成了形式创造的全过程。

马修·巴尼的实验艺术行为,有“叙事雕塑”之称,实质是通过身体的媒介作用,表现一些有叙事性的情节片段,以怪诞奇异的道具、场景、声音、人物造型等象征元素,暗示着生命、死亡、神话寓言、历史变迁等主题。作品中仪式化的行为和精致奇幻的场景,表现着情节的怪异性和隐喻的复杂性。这些行为艺术中身体的仪式性、媒介性、表现性作为形式媒介,以观念呈现为实体的形式转换过程,涉及语言的表述、材料的组合制作、文化的解读与体验,其实验性的象征意味指向了正在发生的社会进行时态。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关注当代社会生活,信奉“艺术是生活的核心”“艺术可以改变世界”,观念主题充满了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创作往往通过改变人的感知,从而改变人性本身这一角度入手。其中有充满科技感的空间互动装置,探讨身体体验与时空的关系;有引发社会公众事件的社会公益项目或大地艺术装置,以发人深省的环境保护问题为主题。作品围绕当下生活热点问题,艺术家本人在创作过程中也融合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设计师、发明家等多重角色,有效提升了实验艺术的社会影响力。

三、实验艺术教学的多样性

实验艺术的关键环节在于观念主题的形式转换。通过主题内涵的深化,在分析实验中拓展多样性的形式资源,将一切可能性因素转换成具有表现性的形式要素和媒介方法,这种综合性形式创造的过程往往又能够生成新的作品价值和主题意义。同时,观念性主题的形式转换呈现出交叉性知识的逻辑建构和综合性方法的实践运用,其过程与方法已经成为将实验艺术形式纳入教学体系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实验艺术进入教学内容,目前的教学实践与近代以来艺术教育经历的三个阶段有关,三个阶段的培养模式各有特色:第一个阶段是建立在技艺训练基础上的传统模式;第二个阶段是开始于包豪斯设计教学的现代模式,其宗旨是特定媒介的创新实验;第三个阶段是由美术馆、艺术学院等艺术机构产生的当代模式,主导培养艺术批评的态度与能力。

这三种艺术教育模式的特征与其时代背景相一致。欧美国家的艺术教育在漫长的古典时期,偏向于技能、技巧性训练,目的是培养职业画家,表现为长期的视觉性描绘课程内容。在现代主义时期,受到社会变革和先锋派形式实验的影响,艺术教育转向强调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和媒介方法实验,表现为大量增加的材料实验和形式分析的课程内容。当代艺术教育的艺术批评教学内容,来自艺术评论、策展人、美术馆机构等方面,体现了多元化的当代社会背景,超越了传统美术教学的范畴,包含了更为广阔的社会性、政治性、历史性等一系列知识文化维度,其综合性特征反映出当代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个性思考与知识表达的现实语境。在此前提下,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加强调理论知识的分析阐述、形式转换的综合性和意义表达的观念性。

因此,将实验艺术纳入当代艺术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具体鲜活的社会生活,树立艺术就是生活、艺术为了人类多样需求的信念。在此基础上,要深入调研社会生活实际状况,掌握观念主题表达的路径方法,提升艺术形式和设计形态语法规则的实践运用能力。这种基于社会实践、主题讨论、分析探讨、个性理解与艺术表达的形式语言和设计方案,存在于反思与批评、分析与解构的知识语境中,一系列设计形态与材料媒介和功能结构的实验性建构,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在场性与综合性。教学的过程通过对观念性主题的选择与分析,将语言和文字的抽象性描述转换为形式要素、表现手法、材料媒介的综合运用与构成,不仅体现出思维观念与表现方法的转换融合,而且使实验艺术的教学活动成为汇聚与传授交叉性、综合性知识方法的过程。

对于实验艺术的课程教学而言,课题内容应体现多样性的形式资源和交叉性的研究方法,突出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和复杂现象关系,围绕课程主题进行视觉形式转换的作业步骤编排,以提升学生整体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专业教学的整体课程设置为实验艺术概论、现当代文论、现当代文学写作这三门理论性课程,其他依次为社会文本、综合绘画、图像艺术、实验影像、装置艺术、身体与行为艺术、概念建筑、跨媒介艺术、综合艺术设计等实践类课程。

“实验艺术概论”课程通过讲授、赏析、讨论及实地考察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实验艺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表现特征、类型风格及创作方法形成全面了解。讲授内容包括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及上海双年展等当代艺术展的专题讨论与作品分析。实地考察内容是参观画廊和当代艺术家的工作室,了解当代艺术的生存状态。课程以调研报告的形式探讨当代艺术理念、文化内涵、样式手法,理解实验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内在关系。

“社会文本”是实验艺术课程群中一门极具特色的课程,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形成指导作用。课程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人文视野,使其具备一定的批判意识与反思精神,并以整体性的文化、艺术、设计方法,通过一系列深入实地的社会调研与数据采集,培养学生建立从现象到本质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方法,使其了解当代艺术和社会的表象与潜在关系,为建立具有创新性和实验性的艺术设计手段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在于关注一种社会现象或问题类型产生的缘由并剖析其特征,再以艺术和设计的方式重新回归社会语境,使设计方案贴近社会实际以及公众经验。课题作业的形式为影像采集与分析、文本阐释、案例解读、设计方案的制作与材料实现等。

“综合绘画”和“装置艺术”课程教学都是训练学生掌握艺术创作的形式语言、媒介手法及多种样式构成的练习。课题内容首先是运用综合材料和媒介手法的绘画性的创作,如环境空间中的超级图形设计、图像媒介与新视觉表达等;其次是跨媒介实验性的立体形态类的创作,如从物件材料特性出发设计改造生活中的日常品、以解构或量化手法进行现成品集合性创作、特定空间的公共形态创作等。课题作业包括图像媒介与绘画的综合实验、从材料物性出发的现成品设计改造、利用空间特性与场所情境的形态塑造练习、虚拟物象的解构与重构练习等。

“实验影像”是当代实验艺术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影像对于观念表达的重要性及多元手法。学生在经过学习掌握现代图像理论、影像的多维特征表现、观念摄影、新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实验影像艺术从表现现实的图像形式转向表现观念符号式的图像形式,以及多媒介非线性影像游戏的特征表现。案例作品的分析往往汇聚了行为、装置和综合媒介的诸多因素,隐喻了心理上的自我审视和现实的寓言性表达。课题作业强调镜头语言的表达、观念渗入和后期影像效果的合成制作。

“概念建筑设计”课程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教学内容讲授现当代建筑名家的建筑思想与空间形式句法,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实验建筑的设计线索与切入方式,以及对于建构行为、空间意象的游戏方式,对于隐喻、象征语言的借用与移植技巧。课题作业为纸上建筑与图绘练习、概念模型制作与装置意象、空间影像的综合表达等。

在“跨媒介艺术”课程教学中,针对艺术从传统形式扩展到各种各样新媒体领域的趋势,帮助学生了解当下新媒体艺术的种类与语言结构,建立跨界多学科领域和表达方式的综合实验精神以及分析比较能力,训练新技术、新学科的交叉运用与创造性思维。课题作业为借鉴实验艺术的多样性表现形式,如声音艺术、灯光装置、影像艺术、互动艺术、行为艺术、生态艺术等,进行模型制作与空间综合展示等。

综上所述,实验艺术的系列课程设置力图以丰富多元的结构体系和实验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基础。学生通过课程教学了解当代人文领域中的前沿思想与理论课题及学术表达方式,熟悉掌握多样性形式语法规则;理解实验艺术与社会心理、城市文化语境、地域文脉、隐喻符号和当代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在关系;学会批判意识与反思精神,熟悉现当代社会文化的重大事件与代表性人物。通过系列专业课程教学,学生的分析表述能力以及综合媒介的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提升了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实验艺术”作为一个专业方向,目前在美术学一级学科名录之下。而实验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状态却愈加呈现综合跨界之势。21世纪以来,艺术教育整合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通过与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合作、合并或整合的方式,不断产生一些新的专业方向以及新的交叉性、综合性的教学成果。综合性教学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艺术教学模式,为实现特定主题、特定理念而运用多种媒体、多种艺术与技术手段进行表现,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作业方式。国内跨学科综合性艺术与设计实践已经展开,如以跨媒体学院、综合材料教学、新媒体艺术专业等面貌出现的教学改革,实质上推行的是当代实验艺术的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当代实验艺术教学应该强化跨学科与综合性教学。教学中强调课程主题的观念性与时代性,强调课题作业的实验性、过程性和逻辑性。教学团队根据实验艺术的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追踪国内外艺术学科发展的前沿状态,更好地学习把握同类优秀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更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要根据当代实验艺术教学的特点,创建综合性实验艺术工作室或专业车间,提升各实验艺术领域进一步跨界融合的可能性,为实验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形成实验艺术专业综合性技术运用的优势。同时,搭建多元教学研究与交流合作的平台,以工作坊教学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导和培养。鼓励教师实验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实验性课题,促进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跨界融合,促进与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使实验艺术教学的发展更有深度、更有活力。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艺术设计伦理概论研究”(17YJA76005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美]简·罗伯森,克雷格·迈克丹尼尔著.匡骁译.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
2、[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编著.王春辰,何积惠,李亮之等译.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周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