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士德
[内容摘要]非遗的活态传承是当今文化生态保护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模因论的视角对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承现状、重要性、继承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可操作性层面探究非遗传统美术的发展特点及传承对策,并提供了非遗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对校地协同、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分层分类培养及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在传统美术行业发展、学校美术技能教育、高校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模因论视角 非遗 传统美术 传承策略
模因论首先出现于Richard Dawkins(1976)的《自私的模因》中,是建立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之上,用来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在文化的传递过程中,人的大脑对信息进行不断的复制和加工,并最终实现文化传播,而模因在其中充当着文化复制的单位,同时也是起到文化复制和变异作用的复制因子。因为模因具有高保真性、多产性和长久性的特点,所以注定了文化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真实性、超强复制力和高效的传播速度,并在长久持续的复制模式中达到代代相传。中国文化传承数千年之久,不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文化习俗,其核心都是模因,即依靠模仿传播。模因是文化的基因,传统文化与之密不可分,正是依靠模仿和传播才得以流传至今。因此运用模因论的观点可以更深入透彻地诠释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国内关于传统美术类非遗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弘扬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的政策引导,近十年来对该问题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相较于中国画、书法、油画、艺术设计等专业应用艺术门类而言还是过于零散,尚未有系统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关注度。一些民间非遗传承人因为年纪较大,在面对难度更大、工艺程序复杂的传统美术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加之民间艺术工作者内心缺乏文化和职业自信,作品创新力也尤显不足。而现代的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缺乏民族文化认同感,甚至认为民间艺术难登大雅之堂,致使许多地区的传统美术面临后继乏人甚至失传的境地。 基于此,本文对非遗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及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高校所需,探索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唤醒和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丰富文化吸取的多样性,并有效维护地方文化生态的平衡,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与此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社会产业和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危机,对传统文化行业发展、学校美术技能教育、高校产学研合作等具有深远意义。
Richard Dawkins提出模因论新理论之后,也涌现了不少关于模因论的研究著述,如Susan Blackmore(2001)等从不同角度对模因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释。随着研究的拓展,模因论逐渐被用于研究文化进化领域的相关问题,例如Tim Tylier(2011)、Francis Heylighen(2008)等研究了文化进化过程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还有国外学者尝试在模因论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方法研究仿真文化进化的现象,例如:Liane Gabora(2013)和Hokky Situngkir(2004)等建构了计算模型,模拟模因在文化进化中的传播特点。国内的何自然教授最早以语用学角度关注模因论,并将国外模因成果分为四个主要派别,即以Lynch 和Dennett为首的信息观、以Gabora为代表的文化进化观、以Gatherer为代表的思想传染观和以Deacon为代表的模因符号观。国内关于模因理论的研究多出现于语言学领域,其中社会语用方面居多。近年来,很多学者将视角回归到了模因的本意,对文化现象和文化传承方面进行探究,并从文化演化的角度来验证模因论的作用,涉及理论与实践等多个领域。 关于非遗传承的研究主要体现为对非遗保护的概念、内容、目的和意义的研究,对非遗保护技术层面、成功案例,或其他视角,如从非遗公共文化、经济价值和立法保护等视角展开研究。但是,就非遗传承问题而言,传承什么,如何有效传承,仍有待深入探究,尤其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采用哪些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性模式和路径,现有的研究多缺乏可操作性和良性循环机制,多以过于典型的或大城市的个案研究为主。 从模因论和文化进化的角度对非遗文化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一方面,关于模因的研究过于教条或木讷,直接用模因论来解释一切,这是不可取的,目前缺乏具有实证性的研究;另一方面,有关模因论视角下传统美术类非遗文化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此外,基于其他视角之下的相关研究也未能实现与现实需求的完美切合,文化的延续和创新面临巨大压力。
立足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并探讨传统美术类非遗文化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延续和发展的境况,有助于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相关的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在历史文化演变中,非遗传统美术在艺术风格、表现语言、内容题材、造型设计、功能及用途、工具材料、技艺流程等方面不断地传递、复制、变异和消亡,模因效应难以实现有益循环和发展,针对不同模因形式,我们要尽可能原生态、活态化、完整地保护性传承传统文化,同时结合当下的生态环境,探究因时因地制宜的策略与机制(如图所示)。
模因论在非遗项目的逻辑传递层面具有良好的传播效应,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行业的激烈竞争,人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且全面的认知,并逐渐失去对其正确判别的能力,导致非遗文化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变异甚至消亡的可能。这种形势下,就近或本土的高校便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便利的区位、成熟的教育理论体系、充足优质的人才储备、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无一不契合传统美术寻求共谋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构建以高校、地方非遗文化部门、非遗传承人为共同体的“三位一体”校地协同培养机制势在必行,从而扩大模因效应,不断推动高校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模式探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丰富专业特色培育方案,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模因而言,依旧遵循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则,传统文化是系统的,由不同层面的模因组合而成,在长期复制传播和改造中成功实现与大环境共生长存的文化模因,即是所谓的优质模因。校地协同的培养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优质模因的生存空间,同时也缓和了与模因内部的矛盾,为潜在的模因宿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列宾曾说:“只有在自己土壤中成长的艺术才能得到透彻和充分的理解。” 模因传承机制使非遗传统美术和文化内涵精神紧密相连,我们理应为地方高校人才教育和地方文化提供融技融机的平台,使喜闻乐见的非遗传统美术项目资源构建于高校人才培养方阵中,这是传承策略的顶层设计和机制保障。
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最终要看“产出效果”,而生产过程和生产办法即是人才培养方案。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艺术素养、专门技艺和创新精神等,培养目标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要严格参照国家要求制定毕业标准,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着手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在校地协同发展中,要坚持以文化和产业技术进步来驱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按照文化生态需求、科技发展水平、产业发展需要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优化课程结构,整合不同培养平台课程,侧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特色培育课程群或素质提升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特点和容量,开发、设置一定数量的传统文化课程,还可以进行“嵌入式培养”和“3+1协同培养”等模式尝试,这将能有效地形成两者供需与价值的双赢。有了合理的模块与模式,以文化素质普遍偏高的高校师生群体,模因效应会迅速增强,高校群体的文化传承成为可能。传统美术有其民俗性和地域文化性,通过解构和重构知识与技能来实现创新与外延拓展,从而实现美术课程模块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就课程体系构建而言,可以开设两类模块:一是传统文化艺术理论类课程,它会涉及非遗美术的门类、艺术表现语言和样式、非遗传承人等内容,我们可以在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和演化,从兴趣和认知的端口启发学生往传承的概念与行为上发展;二是传统美术技艺类课程,主要是技术实践层面,通过理念创新和形式与语言创新,让非遗传统美术在高校研发下绽放异彩。基于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还要构建第三方综合评价体系,因为课程模块的实施并不是在校教师所擅长的,要引入地方文人艺人参与课程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让效果评价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模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任何事物之间失去了模因效应的影响力将处于割裂状态。模因本身是思想的传播,即人的思想和传播给外界带来的影响。非遗传统美术的兴起、发展和演化是众多因素对其模因的复制和变异产生的影响。根据非遗文化模因在传承过程中的传递形式来判断模因自我复制能力,从而对非遗传统美术模因加以判别,判断哪些是强模因,哪些是弱模因。传统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传统美术的门类和形式多样,但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和典型性。在过程性实施中,非遗传统美术并不都适合高校来应用,我们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在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坚持植入模块的分类指导、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灵活的选项,注重模因效应和个体需求的关系,实施平行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择。
地方传统文化呈现“一地一品”的特点,是高校育人环境的良好资源,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因地制宜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传统美术作为我国文化思想、民俗学、美学等学科的重要载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民间的活化石”。因地制宜地培养高校优质美术人才的最终目标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和情感、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因此将民间传统技艺升华到学术研究和提高人才培养的高度是至关重要的。单靠引入高校课堂、让学生走出去和让艺人走进来还不足以完美地实现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化,我们应该主动成为传统美术创作的主体,在继承的同时侧重研发和创新,并加强对文化的提炼、民俗典型的树立、技艺的创新、流程的优化和平台的升级,这样才能实现强有力的文化宣传,使低端营销方式走向文创产业的创新开发,使文化传承成为高校育人的目标,为后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高校美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模因,能够推动人才发展体系建设的完善和优化,在模因论的启发下,高校、地方非遗文化部门、非遗传承人成为平行主体,既有利于磨合,又各保本色。实践证明,因全球化趋势增强,非遗文化处于一个令人担忧的境地,许多口传心授的文化正面临消亡,这将是人类的一项巨大损失。从模因理念出发,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可以做到与时俱进、共促发展,从而唤醒和强化我们的民族文化意识,丰富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解决社会产业和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危机,有效维护文化生态的平衡,增强地区软实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江苏高校哲社项目“模因论视角下木雕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成果、受江苏青蓝工程资助。
参考文献:
1.吴群,况宇翔,谢娅婷.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因探析[J].艺术百家,2016(6).
2.吴群,谢娅婷.模因视角下东阳木雕非遗文化传播研究[J].装饰,2015(6).
3.钱益汇,黄琎.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3(5).
4.齐志辉,彭景.立足本土,走出困境的“非遗”之思[J].美术,2018(5).
5.乔晓光.在大学和社区非遗传承之间建立可持续的文化桥梁[J].美术观察,2016(4).
(邵士德,宿迁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